歡迎來到Your Website!
快捷搜索:  搜索熱詞1  搜索熱詞2  搜索熱詞3(en)  

智能音箱爆炸性增長,你的客廳將被重塑

 

試問今年最火熱的科技產品是什麼?

智能音箱。

據調研機構Canalys 披露的數據,2018年上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為700萬台,而在去年,GfK統計的2017年1~8月份智能音箱銷量僅為10萬台,增幅達到7000%。

如此彪悍的數字當然不是中國獨有的。

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場上,今年第二季度的出貨量數字是1680萬台,比第一季度的900萬台環比增長了187%。

環比接近翻倍的增幅啊,還有哪種科技產品能夠望其項背?

事實上,從2014年11月亞馬遜推出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到今天,這個行業已經經曆了叁年多的迭代發展。

叁年後的今天,美國智能音箱的普及率已經高達30%,並預計到年底攀升至50%左右。

整個行業也從一家獨大,變成了亞馬遜ECHO、穀歌Google Home、蘋果HomePod的叁足鼎立。

相比起美帝,我國的智能音箱行業才剛剛進入井噴式發展的元年,即使今年的銷量能過千萬台,也不過是3%左右的普及率。

如果能在未來兩年將普及率提升到跟美帝今年差不多的水平,意味著這個市場的商業空間將有十幾倍的增長空間……

畫面太美不敢想象,我們還是將目光投向當下吧:

全志科技(300458),一家做智能音箱芯片的公司,2018年中報顯示,營收6.66億元,同比增長48%,歸屬淨利7500萬元,同比增長4365%。

吃飯行情已經開始了!

1

智能音箱為什麼能大火?

——首先是互聯網巨頭的重視。

音箱行業經曆了上百年的發展,已經相當成熟,近年來的WIFI音箱、藍牙音箱,也不過是增加一些小概念,修修補補而已。

但是當亞馬遜的ECHO推出後,互聯網巨頭們忽然意識到:這個行業已經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。

正如蘋果的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,亞馬遜的ECHO也重新定義了音箱。

如果說,智能手機打開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門,讓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的連接互聯網,智能音箱則一腳踹開了家庭人工智能時代的大門!

這種革命的背後,是人和機器交互方式的巨變——

還記得嗎,我們之所以能進入PC電腦時代,是因為圖形化的界面+鼠標鍵盤交互方式的誕生;

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標志,則是智能手機+觸摸屏交互方式的誕生;

近幾年來,互聯網巨頭們一直在尋找下一個超級入口,尋找一種新的人工智能的交互方式……

尋尋覓覓,燈火闌珊處,智能音箱出現了。

剛剛宣布要接任馬雲掌門人職位的阿裏CEO張勇,曾經這麼表態:

“整個互聯網技術,就是數字技術顛覆性的變革和機會。我們最近在大力的推語音(智能音箱),其實都是一樣的,毫無疑問語音是未來一個互聯網入口。”

正因此,智能音箱被視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家庭入口中心,巨頭們又豈能放過?!

2015年,京東推出了399元的叮咚,未能走紅,2017年,阿裏推出天貓精靈X1,並在雙十一活動上將促銷價壓低至99元,搶了一波關注。

要知道,阿裏這款智能音箱的硬件成本都要300元呢,為賣貨,也真是下了血本。

接著是小米的小愛同學,秉承其一貫的性價比策略,以成本價299元推出,成功殺出一條血路。

時至今日,我國做智能音箱的廠家大大小小加起來也有上百家了,但影響力都不如小米。

很簡單的道理:

傳統音箱廠商,只是加了個包裝概念,換湯不換藥;

深圳的山寨廠商,大多是低價劣質的拼拼湊湊,體驗太差;

阿裏、京東等電商巨頭,更多是為了賣他的網上貨品,醉翁之意不在音箱;

因此這些產品,都只能吸引一些嘗鮮的人群,無法通過極致的產品體驗打動更廣泛的千家萬戶。

具有這種能力的,只有小米。

在過去的眾多智能設備開發經驗裏,小米的電視、筆記本、空調、電飯煲、燈具、掃地機器人、插板、手環、平衡車、無人機、攝像頭、兒童手表、手環、體重秤、耳機……琳琅滿目。

所有的智能設備,都具有精致、易用、高性價比的好口碑。

這種口碑的力量,讓小米的智能音箱一出現,就得以快速裂變,並且小米會跟你保證——

我們不是要你通過智能音箱來購物淘寶,而是讓你能夠真正實現通過語音來操控家庭的各種智能設備。

讓音箱不再是一個僅僅聽音樂的設備,還可以聊天對話、設定鬧鍾、控制照明、提前啟動空調、調控熱水器溫度等等,簡直碉堡了。

2

當智能音箱行業高速增長,一條龐大的產業鏈便拉開了帷幕。

最重要的,當然是上遊的芯片和軟件系統開發商,就像任何一台電腦都少不了英特爾和微軟的聯盟,任何一部手機都少不了高通、聯發科、IOS、安卓等一樣。

智能音箱的利潤蛋糕裏,最重要的一份自然少不了芯片商們。

亞馬遜ECHO采用的是德州儀器的芯片,穀歌Google Home采用的是Marvell的芯片;

阿裏天貓精靈采用的是聯發科的芯片,小米用的則是全志科技的芯片!

群雄逐鹿,每家芯片商抱一個大腿,伴隨著下遊品牌商們的銷量增長飛速奔跑。

事實上,這個行業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,當年做手機的、平板的芯片商們正魚貫而入。

除了聯發科和全志以外,高通、紫光展銳、瑞芯微、北京君正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音箱芯片,試圖進來分一杯羹。

比如全志的老朋友,我國平板芯片雙雄之一的瑞芯微,今年已發布了RK3036與RK3229兩顆芯片,悄悄拉上了穀歌的小手。

過去十幾年的中國電子產品發展史上,全志和瑞芯微,就是那舞台中心的雙子星,彼此廝殺不停,也共同成長。

最開始的時候,2000年代初,瑞芯微通過“變速不變調技術”的語音芯片成功打入步步高複讀機,一炮而紅;

另一邊廂,一家名為炬力科技的芯片公司也在MP3市場的爆發中迅速走紅。

炬力的創始團隊是台灣人,2005年納斯達克上市之後,卻陷入了分裂的危機中,一群年輕人決定出走創業,全志科技由此誕生。

為首的幾個聯合創始人,分別姓趙、張、唐、丁、龔、蔡、薛、李,頗有點矽穀八叛徒的味道。

全志的英文名叫 All Winner,取自“共贏”的意思,也就是說,我們出來創業,就是要彼此攜手,有難同當有福同享。

全志殺入MP3市場,長江後浪推前浪,很快就憑借著性價比優勢和敏銳的市場嗅覺拿下了MP3芯片的大半壁江山。

瑞芯微也跟著來了,這一次的殺手鐧是支持視頻技術,讓聽音樂的MP3升級為可看短視頻的MP4,得到了一幫MP3大品牌的垂青。

只可惜,MP3的全盛時代即將進入尾聲,因為,智能手機的時代要來臨了。

智能手機的出現,可聽歌,可看視頻,還可以拍照、上網、購物,將各種形形色色的數碼電子產品掃進了曆史的塵埃。

全志和瑞芯微如臨大敵,同時陷入了絕境。

但曆史就是這麼有趣,他對你關上了一扇大門,就會在別的地方打開另一扇大門。

就看你的嗅覺是否足夠敏銳。

全志率先找到了方向,從A10芯片到A13芯片,全志幾乎通吃了中低端的安卓平板芯片市場。

全志成功的原因很簡單——

傳統的芯片商都是野心很大,企圖一顆芯片支持所有的平板規格,但全志的就不一樣了,只支持銷量最大的低端7寸平板,舍棄了一些華而不實的功能,價格就降下來了,另外集成度高,簡單易用,性價比無人能敵。

憑借著平板芯片的開疆拓土,全志的營收也迎來了爆炸式的成長:

2011年破2億、2012年破10億、2013年超過15億,3年7.5倍,走上人生巔峰!

瑞芯微在一旁看的眼紅心熱,又如何能放過?

瑞芯微走的是高端技術流道路,埋頭打磨數載,2012年下半年,雙核芯片3066發布,一下子就掀起了整個行業的升級浪潮。

如此,一個霸占高端市場,一個覆蓋低端市場,雙雄對峙,各擅勝場。

但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,2014年之後,隨著聯發科、高通等手機芯片商的大舉入侵,智能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,功能越來越全面,全志和瑞芯微的日子再次變得難過。

事實就是這樣,瑞芯微一心向高端走,奈何命比紙薄,技術積累終究比不過掌握基帶通訊芯片技術的高通和聯發科,日子難熬就不用說了。

全志也沒有好多少,平板芯片市場的沒落,讓他焦灼不安,股價一落千丈。

但就如MP3市場的沒落一樣,一扇大門被關上,另一扇大門正悄悄的打開。

3

不用奇怪為什麼小米做智能音箱,會看上全志的芯片。

因為全志的核心競爭力中,最突出的兩點就是市場反應速度和性價比優勢。

在MP3和平板戰役中,全志的這兩種能力都彰顯無遺,而在智能音箱一戰,全志的兩種能力仍然是四海之內無對手。

舉個例子,2014年底,亞馬遜ECHO推出,2015年京東的對標產品叮咚上市,用的就是一枚全志R16芯片。

而同類型的支持智能音箱的芯片方案,老朋友瑞芯微直到2017年4月份才上市,整整晚了兩年。

當然,瑞芯微的芯片技術也更先進,是全球首款支持8路數字I2S數字矽麥直連的芯片方案,能兼容不同麥克風陣列算法及平台。

缺點就是:價格更貴,瞄准的也是穀歌這樣的土豪客戶。

很顯然,走性價比路線的小米,是很難和瑞芯微產生共鳴的。

以售價169元的小米“小愛mini”為例子,主控芯片是全志R16,電源AXP223及音頻芯片AC108都是全志全資子公司芯智彙提供。

走的都是性價比風,能將這種路線玩到極致的,小米之外,唯有全志。

事實上,小米和全志,早就結成了血濃於水的深厚革命友誼,小米旗下的智能物聯網設備,包括無人機、掃地機器人等,能用全志的全部都用上。

另一邊廂,瑞芯微的掃地機器人芯片抱了行業龍頭科沃斯的大腿,AI芯片拉來了獨角獸商湯科技一起玩,無人機芯片還只能孤芳自賞。

思路決定出路。

4

值得注意的是,全志的營收和利潤一路狂奔,毛利率卻在悄然下滑。

2017年中報,全志的芯片毛利率為45.36%,年底這個數字下滑至42.22%,2018年中報則進一步下滑至33.54%。

為何下滑的如此之快?

是因為競爭壓力大,芯片在降價銷售嗎?讓我們一探究竟。

根據2018年中報數字,營收同比增長48.44%,營業成本同比增長74.01%,成本比營收跑的更快,是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。

同一份報告裏,全志沒有披露成本結構和銷量數字,而通過閱讀曆年的財報數字,我們可以發現,全志的成本結構中——

晶圓(原材料)和封裝測試(委外加工)是最重要的兩項成本,通常占到總營業成本的95%左右。

從2012年到2017年,一個基本的趨勢就是,封裝測試成本占比在持續下降,晶圓材料成本占比在持續上升。

2012年,晶圓材料在營業成本中的占比為61.14%,2017年已經上升到了71.69%。

2017年,全志的晶圓采購金額為5.24億元,占其芯片營收12億元的43.66%,可以說將近一半的錢都給了晶圓廠。

我們知道,目前晶圓行業幾乎是一家獨大,被台灣的台積電壟斷了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。

尤其是中高端的40納米以下制程市場,台積電的份額超過了85%。

要采購晶圓,就繞不過台積電,看看台積電近幾年強勢的毛利率就知道話語權在哪一邊了。

即使你能繞過台積電,也繞不過叁星、聯電、格羅方德等外資巨頭,整個晶圓代工市場,外資份額占比超過了90%。

適逢美元強周期,尤其是今年上半年,人民幣彙率下跌,進一步疊加了成本端的上漲壓力。

回顧全志的曆年財務報表,毛利率大致穩定在40%左右,個別年份的毛利率劇降背後,通常是成本端的上漲所致。

上一次毛利率跌到40%以下,是2015年,同樣是人民幣彙率大幅下跌的一年。

誠然,作為一家市場化的芯片設計公司,全志的芯片存在著跌價的風險,但短短半年,毛利率劇降的背後,成本端的漲價潮與彙率波動,起著更為重要的影響。

不過,既然是周期,潮漲潮落都是定數,也不必過份擔憂。

5

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。

除了小米智能音箱芯片的大爆發,還有百度、騰訊的智能音箱也將陸續采用全志的芯片;

還有小米的掃地機器人,2017年銷量100萬台,預計2018年銷量在300萬台左右;

還有車載智能後視鏡芯片,已經拿到凱迪拉克、眾泰等個別車廠的訂單,未來無人駕駛市場空間廣闊。

這一切都是好消息。

更好的消息是去年第叁季度,十大股東裏,8個聯合創始人之外,悄然增加了一位國家隊股東。

北京芯動能投資基金,這是由國家半導體基金、亦莊產投、京東方等成立的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,可以看作是我國半導體戰略對全志的押注。

讀到這裏,也許你會想,“這家公司我能投嗎”?

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,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,還需要對財務風險、業績確定性、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。


暫無

您可能還會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: